About The Author
作者 Mike Krieger 曾在就读斯坦福大学期间结识了 Kevin Systrom,两人一拍即合,于2010年创建了 Instagram,后被 Facebook 以10亿美元收购。原文来自Medium,「创之网」编译首发。本月早些时候,我们迎来了 Instagram 的四周年纪念日。一整日,我扫视着腕表,回想着四年前那记忆犹新的一幕幕:
- 早上6点:起床,洗漱完毕,骑自行车穿过被雾笼罩的旧金山,达到我们分享的共用办公空间「Dogpatch Labs」;
- 早上7点:胃开始叫起来,我和 Kevin 叫了 Crossroads Cafe 的百吉饼,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 早上8点:Instagram 的第一批用户蜂拥而至;
- 早上9点:我和 Kevin 开始为大批用户的涌入而担心,因为 Instagram 的服务器已快不堪重负;
- 中午12点:我们摆平了问题;
- 次日凌晨2点:兴奋到睡不着,因为 Instagram 已吸引2.5万人注册;
- 次日早上6点:洗漱完毕,骑自行车去工作室继续奋斗。
对我们来说,Instagram 发布第一天的经历,就是2010年整年的真实写照。一整年,我们都在能否创造出一款引起共鸣的 App,与能否满足用户的要求之间疲于奔波。 人们经常会问,我们期待中 Instagram 的接受率会达到多少。但是,创业就像是在表演平衡术:一方面深信自己的产品会一鸣惊人,一方面却要保持谦卑谨慎。发布 Instagram 之前,我们曾奋力去维持心理平衡,没让任何一种趁机占了上风。
起初,我们在开发一款名为「Burbn」的 App,这是一款由 HTML5 语言编写的位置社交网络产品。Burbn 获得了用户的好评,也有一些日活跃用户,只是,它的威力还不足以去撼动整个世界。当我们试着去解释这是一款什么样的产品时,收获的却只是一脸盲目。最好的时候,Burbn 的活跃用户也仅达到了1000人左右。尽管如此,对于那些早期使用者而言,这仍是一种能够让他们分享自己多样生活的时兴方式。在这些人之中,我们的一些朋友就喜欢将自己的照片,先通过滤镜 App 美化一番,然后分享至 Burbn,以弥补诸如 iPhone 3G 这样的低像素手机带来的问题。
2010年7月中旬的一天,在结束了与投资人的一场会议后,我和 Kevin 走在安巴克迪罗海湾大道上,然后做出了一个决定。我们决定将自己锁在多帕奇实验室的一个会议室中;早前,我们曾大声探讨过一个战略:继续按照对 Burbn 的规划发展这款产品,抑或冒着失败的风险推翻设定,将所有有用的功能集合至一款产品中。我们想,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我们的基本想法是,人们愿意通过照片这种形式,将他们日常生活的写照分享给其他人。回想起来,Instagram 现在看起来似乎显得非常「理所当然」,毕竟,通过照片这种媒介来实现交流的产品已数不胜数。然而,考虑到产品的定位是由创始团队一系列的决定与设想决定的,况且,这种以照片为主和内容默认公开的组合,因此于当时而言,这就是一个不可预见的需求。
次周,我和 Kevin 在位于旧金山的十字路咖啡厅渡过了很多时间。在这里,我们草绘出了 Instagram 的用户界面。照片铺开的时候真的非常大且居中,完全不是你能够看到的缩率图。用户评论位于信息流中,而不是隐藏在链接后面。两周后,Instagram 的第一版诞生,其中便包括对 Kevin 第一遍的滤镜功能的支持。为了了解这款产品是否值得深入开发,我们从 Burbn 的早期用户中选取了100位,向他们发送了一封这样的电子邮件:
在过去的这6周内,我们潜心开发了一款能够让您通过照片分享生活和交流心得的本地化 iPhone App。我们从 Burbn 从汲取了一些用户体验和反馈,将其融合至了这款新产品中。这意味着,我们从前不能在 HTML5 中实现的一些功能,终于能够在这款 App 中展现出来了;与此同时,一些 Burbn 中非常有意思的功能仍能在这款产品中得以延续。试试这款「由 Web 端 App Burbn」延伸而来,但体验更上一层的 App 吧!
当你只有100位测试用户的时候,能够衡量的成功只是相对的。尽管如此,当我们将 Instagram(那时还只是简单地叫「Codename」)推向这100位用户时,心里还是免不了欢喜,因为我们仍梦想 Instagram 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周末是 Instagram 的高峰期,因为就在第一个周末,我们的测试用户都将这款 App 安装在了自己的 iPhone 上,而得到的反馈也非常激动人心,甚至令 Burbn 已显得黯然失色。不过,并非所有的 Burbn 用户都喜欢这款 App,有些人离开了,便再也没有回来。这时,我们不得不至少在那段时间放弃对 Android 操作系统的支持,但这也意味着,我们必须与一部分曾经活跃的用户分手。
然而,那些留下来的,开始将他们的所见所闻用照片记录下来,通过 Instagram 分享给陌生人。之后,经过多次的迭代后,我们决定将 Instagram 推向世界。仅一周内,我们就被人们的积极性所撼动。Instagram 正式发布的那天,Kevin 转向我说道:「我不确定这态势会有多轰动,但我有预感会很不错。」第一周,Instagram 的注册用户数达到约10万个。
几天后,一通来自监测系统的自动紧急警报吵醒了我。那时是凌晨3点,起初我很困惑:难道人们都没睡觉吗? 但马上我清醒了,因为我立刻意识到了时区的存在。彼时,日本的 Instagram 用户已经陆续下班,并在回家的路上拍照和分享,这些数据快要挤爆我们的服务器。我读不懂这些描述文字,但这一点儿都不重要;因为透过这些照片,我在旧金山的凌晨领略了一个陌生的国度。
这些超越国界的情怀,正是我对 Instagram 的钟情之处。 在 Instagram 上,你总是可以看到这些联系。比如:这个聚合了900位 Instagram 用户的账户@everydayafrica,或者在 Instagram 分享自己作品的独立插画师和摄影师。正是这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体验,让我们能够一如既往地将 Instagram 推向新的高度。
2010年10月的那天晚上,在我们第一次通宵冲刺的时候,AT&T 公园的上空正放着绚烂的烟火。职棒大联盟的体育场中,纽约巨人队正领先勇敢者队,而当我们去看 Instagram 的数据时,正好撇到有人分享了体育场的画面。如果巨人队今年又打到了季后赛,Instagram 上有了数千张来自比赛的照片时,我真的很期待看到,我们到底走了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