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360必应搜狗淘宝本站头条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 正文

从Samurai-Native框架开发谈React Native

zhezhongyun 2025-02-11 14:22 25 浏览

近一年移动开发领域最火的话题就是“Web与Native正在融合”,React Native的出现是推动融合的一个关键点。正如F8大会的主题“Bring modern web tech to mobile”,巨头们已经着手从上自下展开技术融合,Web App开发者们与Native App开发者们长年相互鄙视斗争的过程将要告一段落。

Web App开发者们实在是受够了HTML5应用的诸多基础体验问题,如:加载时间长,用户体验差,动画效果弱等。Native App开发者则是对于变化的需求以及App Store审核时间无法平衡。

因此,从React Native发布起,如一阵夏日凉风唤醒了沉睡的开发者,使得这类技术近期备受关注。React Native实现解决的是前端开发者可以使用相同的技术体系来解决跨平台应用开发的问题,并以创建HTML及CSS子集通过WebCore技术与原生结合构建出与体验上几乎无差别的App。

一来HTML5原有痛点被消除,二来前端技术栈被保留,难道前端开发工程师的春天真的来了?

Web与Native交叠:未来的全终端开发工程师

F8大会的主题折射出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未来可能Web前端开发工程师与Native移动应用开发工程师的工作职责会相互重叠,所持技能及开发环境会趋向于统一,平台之间的边界不会太明显,未来的几年可能会产生一种新的职位叫做“全终端开发工程师”,属于“全栈”系列的前半部分,他们会更专注于跨平台App的UI及交互构建,使多平台体验一致,从iOS App、Android App到HTML5 App的UI开发。

就此方向,React Native才给出了一个大一统的口号:“Learn once,write everywhere”。为什么?想想就知道了。

React Native其实并不算是新技术,以往BeeFramework(XML+CSS)、NativeScript(JS+CSS)等都有类似的实现,但它们只专注于Native平台并使用了一些非标准或不为前端开发者而熟知的技术。

React Native思维最大的不同在于,基于ReactJS的知识体系,只要学过一次就可以写遍全平台,那么我们可以认为iOS只是一个开始(Facebook野心是巨大的)。

React Native因何而来?

React Native能够被设计并实现,我个人以为是得益于作者对于浏览器技术和Virtual DOM技术的深度技术思维及扩展,因为在基于此项技术的基本模型及模式建立好的情况下,架接于任何一个平台来实现将不再是难事。我们能够看到React Native中有类似于WebKit的影子,比如Shadow View和CSS Node。

在内存中,这两种基本元素构建出能够表达UI结构的一种通用模型,那么在任何一个平台上只要遵循这个规则,都将可以描述出一个UI是“长什么样子”,有些类似于浏览器中的DOM Tree + Style Tree。基于此,React Native通过ReactJS又实现了一套平台无关的触控处理及数据绑定,这样将原来平台相关的代码抽离到了平台无关的JavaScript语言来实现,大大降低了React Native开发者对平台特性及语言的依赖。

回顾浏览器的发展历史,从20年前Netscape发布了Navigator到如今的Chrome及Safari,浏览器内核的本质没有什么变化,输入进入的是UIML(如HTML),其核心WebCore帮你加载、解析、构建、计算出页面中每个元素结点上下级关系、位置、及样式。

不幸的是,W3C对于HTML5标准的确立与推进也过于缓慢,而且标准与需求明显严重脱节,颇有些鸡肋之感。W3C几乎错失了在移动端的布局机会,甚至我们不清楚这帮大佬是不是真的有考虑Web技术在移动端发展的未来,让人不禁想问,为什么React Native这类技术不是由Google和Apple两大WebKit拥护者及手机操作系统开发商发起并实现的?

未来又将如何?

所以,此时必然会出现其他一些不甘寂寞的巨头浮出水面,给出答案。那就是,尝试重造足够好的轻量级WebCore,用于满足同时具有原生性能及体验,并也具有Web开发效率的全新技术。

关于这一点,我觉得React Native偏离得有些远,Facebook最初更多的只是为了解决自己内部的需求,现在是想借ReactJS吸引更多的开发者来重造一个“通天塔”。

自然,时间长了会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Web与Native融合,另一种则是Web与Native分裂。而分裂的结果是,Facebook强行撕裂一些W3C身上对自己有利的肉,翻炒之后做成React这道菜。对于企业来说,全面换用React Native的时机还不够成熟,至少在Android版本推出后再看。笔者本人也看过React Native iOS的实现代码还有待改善。

取精华去糟粕,Samurai-Native框架与React Native有哪些不同?

最后,再说说我所开发的Native App框架Samurai-Native。与React-Native相反,Samurai-Native的理念是使Native开发者可以使用标准Web技术(HTML+CSS)解决跨平台UI开发的问题,已在Github上开源。

Samurai-Native架构图

Samurai-Native与React Native相比有着诸多不同,后者在Native部分拥有着很多已经让人无力吐槽的实现:

  • 不是UILabel或类似控件,而是drawRect,这样的问题是accessibility很差,无法选择复制粘帖,也无法实现富文本效果。
  • 不能嵌套,不能够使用Web开发者思维来构建文本段。
  • 不是UITableView或UICollectionView,而是通过UIScrollView实现的简单列表,无法满足后续复杂需求。
  • 不能使用GestureRecognizer,而是由JS简单判断点击区域来实现手势识别。
  • 不能使用ResponderChain,事件机制只能使用ReactJS提供的方式。
  • JSX:让人无法想像的历史倒退,W3C通过20年将 “布局、样式、数据” 三者分享,Facebook只花了几个月就能合并到一起了。
  • CSS-layout,只支持Flex-Box,不支持Fluid(流式)布局。
  • CSS不支持继承和叠加,不支持多Class。
  • HTML标准标签均无法使用。
  • Native API需要手动导出,当iOS系统升级时,可能会带来兼容性问题。
  • 控件必须继承自RCTView,并需要定义RCTViewManager,难以将现有控件为React-Native所用。
  • 全局hook了触屏事件,由root view转发给touch handler,再用60fps的timer刷新给ReactJS来处理,无法想像的实现方式……
  • 无法使用onclick,必须包裹一层,使布局结构变得极为复杂。
  • 需要使用Chrome调试App,而无法使用原生IDE,调试过程变得极为复杂。

Samurai-Native的UI HTML示例代码

因此,在开发Samurai-Native的过程中,笔者专门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改善,取React Native精华,让它们成为Samurai-Native中的优势:

  • 支持标准HTML;
  • 支持标准CSS;
  • 支持UITableView;
  • 支持UICollectionView;
  • 使用原生GestureRecognizer;
  • 使用原生ResponderChain;
  • UI layout、style、data完全分离;
  • 支持Fluid布局;
  • 支持样式继承和叠加,支持多Class;
  • 支持部分标准HTML标签(有做取舍);
  • 支持原生控件直接导入,只需要通过 标签命名即可;
  • 支持onclick、onpan、onswipe多种手势;
  • 使用Xcode调试。

为什么选择HTML+CSS的组合,而不再使用类似于React-Native或BeeFramework的XML?主要原因是不想再造轮子。HTML经过20年的时间检验,已经足够成熟,是最好的复杂UI布局的描述语言。

Samurai-Native工作流程图

那么总结起来,Samurai-Native的终极目标是想做成一个标准的Web浏览器内核,来为开发者们提供一款W3C标准WebCore的跨平台UI解决方案,既能渲染Web页面,又能生成原生View树。通过私有浏览器内核技术(Objective-C编写)将HTML+CSS解析渲染成为Native View树,从而既有Web开发体验,又有不错的用户体验。

(责编/唐小引)

作者简介:

郭虹宇(@老郭为人民服务),有着近十年的移动App开发及架构经验。曾在腾讯无线部门做研发Leader,目前经营开源工作室Geek-Zoo Studio。

CSDN移动将持续为您优选移动开发的精华内容,共同探讨移动开发的技术热点话题,涵盖移动应用、开发工具、移动游戏及引擎、智能硬件、物联网等方方面面,如果您有想分享的技术、观点,可通过电子邮件(tangxy#csdn.net,请把#改成@)投稿。

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移动开发相关信息和技术,请关注mobilehub公众微信号(ID: mobilehub)。

相关推荐

Win10全新版本速览 全新图标设计焕然一新

来源:太平洋电脑网[PConline资讯]原定于今年下半年发布的Win1021H2(SunValley),再有几个月就要与我们见面了。之前我们已经陆续介绍过新版在开始菜单、窗口动效、通知中心等方...

第四周B组最佳选手Icon:陨落天团的小将,还是重生星球的偶像?

B组本来被认为是死亡之组,但在上周的异组对抗赛中,实力较强的几只队伍却先后被A组击沉,反而是之前一分难求的OMG2:1战胜了IG,其中Icon功不可没,两次秀翻全场的妖姬和与Juejue中野联动的实力...

系统小技巧:不花一分钱 让声音再大些

有时,笔记本扬声器的音量可能无法满足我们对声音播放的需求。点击系统托盘的小喇叭图标,音量调节滑动条调整到最大也无效,而添置大功率扬声器又不是我们所愿。这时,可通过调整系统本身的设置或利用第三方软件来解...

DNF手游:70级毕业搭配曝光!需集齐四类装备,别指望无形升级了

随着dnf手游7.16版本的临近,各种70级装备的消息满天飞,真真假假难以辨别,但只要以“发布会爆料”为核心,主播十四的爆料为辅,就能确定70版本的毕业标准搭配,查理策划是打算“集百家之长”于一身,完...

学会这5个电脑设置 可解决99%的故障

现阶段复工大家都是宅家办公吧,所以电脑可谓是大救星,因为无论是“停课不停学”的网课,还是在家办公的穷社畜,都离不开电脑。所以今天小编就来教大家几招电脑的自救方法,让你可以在电脑出问题时从容面对,足不出...

LOL:上单腕豪的取胜之道——掌控自身优势,融合装备特效

01前言腕豪这个英雄,在11.9版本之前都没有太多的出场机会,即使出现也大多是在辅助位置上,充当开团、先手控制的角色。但是在11.9版本以后,这个英雄突然之间仿佛飞升了一般,直接冲上T1级别上单,之前...

英雄联盟手游:一篇文章读懂所有龙buff属性效果,还不赶紧收藏

英雄联盟手游采用也是经典峡谷地图,看起来和端游并没有太大差异,但实际上为了适应手游节奏,官方也是进行了适当调整,所以包括红蓝buff,大龙小龙buff效果会有一定的差异,现在就来看看小龙和大龙具体属性...

双击打不开怎么办?双击文件夹显示属性的解决办法

今天小编在双击文件夹的时候,就是打不开,还弹出“属性”对话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出现过,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时大家束手无策,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解决方法。1.检查键盘,看看“Alt”键是否卡住。由于...

柜子布局好超省空间,1㎡当10㎡用,收纳涨5倍!户型图直接抄

柜子不嫌多,就怕你家放不下!▼每个空间几乎都需要柜子客厅要有电视柜,卧室要能放下全家四季的衣柜,厨房还需要大容量的橱柜空间就这么小,想要榨出放柜子的地方,还要活得不拥挤简直太难了!其实全是你找错地方打...

制作幻灯片的另类方法(然后制作幻灯片)

如果提到制作幻灯片,很多人都会想到PowerPoint。PowerPoint提供了很多模板,但这些模板实用性并不太高;PowerPoint的交互还算比较方便,但不可否认,交互显得有些呆板,而且要想修改...

《心灵杀手重制版》画面晃动怎么办?画面晃动解决办法

针对《心灵杀手重制版》画面晃动的问题,以下是一些解决办法:修改游戏启动路径:打开游戏所在的文件夹,找到游戏图标的属性并打开。在属性中修改启动路径,加入“-noblur”参数。例如,如果游戏安装在“X:...

win10网络图标是小地球怎么办(excel表格怎样选定区域打印)

win10系统右下角的网络图标突然变成地球图标,而且无法上网,提示无法连接到Internet。出现这个问题多数是因为win10正式版更新了或者是网络中断后遗症。那么win10网络图标变成地球怎么办呢?...

重看电脑任务栏的使用方法:windows 10小贴士

【环球科技综合报道】据日本Livedoor新闻网2月18日报道,windows电脑的屏幕下方配置的任务栏由于总是在电脑桌面上显示,可以说是一个映入眼帘的机会格外多的区域。像是把经常使用的软件图标设置在...

《地狱之门》攻略:四大元素属性介绍

《地狱之门》是近期比较看好的一款卡牌手游,绚丽的3D游戏画面以及创新的即时战斗系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非常值得一试。玩家不仅可以体验到卡牌收集的乐趣,更主要的是能体验到酣畅淋漓的战斗体验。下面小编就来...

一脸懵?DNF希洛克词条赋予属性触发条件解析

DNF希洛克已经开放两天,但是还是看到不少小伙伴对于希洛克词条赋予系统充满疑惑。今天就来简单易懂的给大家科普一下希洛克词条赋予系统里的弯弯绕绕。◎希洛克装备融合在希洛克获取了专属史诗之后,即可通过歌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