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360必应搜狗淘宝本站头条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 正文

零JS!他用4.6万行HTML+CSS手搓了个《我的世界》,程序员哭诉:网友把服务器玩爆了

zhezhongyun 2025-07-02 00:11 25 浏览

整理 | 苏宓
出品 | CSDN(ID:CSDNnews)

几年前做前端,HTML、CSS 和 JavaScript 被誉为「前端三剑客」,是很多入坑的开发者逃不开避不掉的技术。其中,HTML 负责搭建架子、CSS 负责视觉美化、JavaScript 则主攻网页交互,三者缺一不可。

不过最近,一位名叫 Benjamin Aster 的开发者却玩了波「反套路」—— 他竟然用纯 HTML 和 CSS 搞出了一个《我的世界》(Minecraft)克隆版!

没听错,整个项目里一行 JavaScript 都没有。所有的交互逻辑、动画效果,全靠这两位“老将”撑场,但是效果属实不错。

正如下图所示,这款游戏中,3D 方块可以自由添加和删除,视角还能旋转浏览,完全不像是没用 JS 的成果,堪称魔法。


话不多说,想要体验的小伙伴不妨试玩一把:https://benjaminaster.com/css-minecraft/

目前,这个项目也已经在 GitHub 上开源:https://github.com/BenjaminAster/CSS-Minecraft



480 行 CSS + 46022 行 HTML,堆出了一个 3D 世界!

那 Benjamin Aster 是怎么做到的呢?

这个问题其实也引起了不少开发者的兴趣。英国程序员、Django 框架的作者 Simon Willison 就在看到这个项目后,专门写了一篇博客,深入解析了这个 0 行 JavaScript、全靠 HTML 和 CSS 撑起来的《我的世界》克隆版背后的技术原理。

简单来看,这是一个 9x9x9 的世界,可以在其中放置或移除 7 种不同类型的方块,也可以以 3D 视角旋转这个世界,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

让人意外的是,整个项目仅用 480 行 CSS 实现:

还有 46,022 行 HTML 代码,只有 3.07MB!


核心技术原理

光看这代码量就像用牙签拼城堡,这个项目之所以能运作起来,Simon Willison 解释称,关键技巧是将 <label> 标签与 has() 选择器组合使用才得以实现。

对此,整个页面中有 35001 个 <label> 标签5840 个 <input type="radio"> 单选按钮组成了状态存储引擎。

每个方块的六个面都相当于一个标签,点击任意一面,就像触发了一个隐藏的开关,通过<label>for 属性精准「链接」到相邻方块的状态。

当你想给方块换材质时,其实是在切换可见的标签组。CSS 里的 has() 选择器就像个「大管家」,比如当你选中「石头」材质的单选按钮时,它会立刻让其他材质的方块「隐身」(display: none),只留下石头方块在界面上显示。具体实现代码如下:
.controls:has( > .block-chooser > .stone > input[type=radio]:checked) ~ main .cubes-container > .cube:not(.stone) { display: none;}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这个项目要生成上万行 HTML 标签,比如几万个 <label> 和 <input>,用纯手写 HTML 会非常麻烦和冗长。所以在项目里面,作者 Benjamin Aster 使用一种叫做 Pug 语言编写的 HTML 模板文件,可以通过嵌套结构和循环轻松地批量生成这些标签,再通过构建工具(比如 pug-cli)编译成普通 HTML 文件。

下面是这个 Pug 模板的简化版本(完整代码详见:https://github.com/BenjaminAster/CSS-Minecraft/blob/main/index.pug),可以帮助大家理解 HTML 的结构:

//- pug index.pug -w- const blocks = ["air", "stone", "grass", "dirt", "log", "wood", "leaves", "glass"];- const layers = 9;- const rows = 9;- const columns = 9;<html lang="en" style="--layers: #{layers}; --rows: #{rows}; --columns: #{columns}"><!-- ... --><div class="blocks"> for _, layer in Array(layers) for _, row in Array(rows) for _, column in Array(columns) <div class="cubes-container" style="--layer: #{layer}; --row: #{row}; --column: #{column}"> - const selectedBlock = layer === layers - 1 ? "grass" : "air"; - const name = `cube-layer-${layer}-row-${row}-column-${column}`; <div class="cube #{blocks[0]}"> - const id = `${name}-${blocks[0]}`; <input type="radio" name="#{name}" id="#{id}" !{selectedBlock === blocks[0] ? "checked" : ""} /> <label for="#{id}" class="front"></label> <label for="#{id}" class="back"></label> <label for="#{id}" class="left"></label> <label for="#{id}" class="right"></label> <label for="#{id}" class="top"></label> <label for="#{id}" class="bottom"></label> </div> each block, index in blocks.slice(1) - const id = `${name}-${block}`; - const checked = index === 0; <div class="cube #{block}"> <input type="radio" name="#{name}" id="#{id}" !{selectedBlock === block ? "checked" : ""} /> <label for="cube-layer-#{layer}-row-#{row + 1}-column-#{column}-#{block}" class="front"></label> <label for="cube-layer-#{layer}-row-#{row - 1}-column-#{column}-#{block}" class="back"></label> <label for="cube-layer-#{layer}-row-#{row}-column-#{column + 1}-#{block}" class="left"></label> <label for="cube-layer-#{layer}-row-#{row}-column-#{column - 1}-#{block}" class="right"></label> <label for="cube-layer-#{layer - 1}-row-#{row}-column-#{column}-#{block}" class="top"></label> <label for="cube-layer-#{layer + 1}-row-#{row}-column-#{column}-#{block}" class="bottom"></label> </div> //- /each </div> //- /for //- /for //- /for</div><!-- ... -->

因此,对于每一个 9x9x9 = 729 个立方体,都会生成一组共享相同 name 的 8 个 radio 按钮,例如 cube-layer-0-row-0-column-3 ——意味着这个方块可以有 8 种状态(其中 “air” 表示空气,也就是空白,其余则代表不同的材质类型)。每个方块有 6 个 label,分别对应它的六个面,这些 label 的 for="" 属性会指向相邻位置、当前所选材质类型的下一个方块。


CSS 动画玩出 3D 世界旋转

另一个非常巧妙的设计是这个项目用来实现 3D 视图控制与旋转的方法。
没有 JavaScript 的动画控制,Benjamin 就靠 CSS 动画来了波「视觉旋转」。首先,他先定义了一些规则:
.controls:has(.up:active) ~ main .down { animation-play-state: running;}.controls:has(.down:active) ~ main .up { animation-play-state: running;}.controls:has(.clockwise:active) ~ main .clockwise { animation-play-state: running;}.controls:has(.counterclockwise:active) ~ main .counterclockwise { animation-play-state: running;}

这些规则意味着,当你按住对应的按钮(例如 .clockwise),与之关联的动画会从暂停状态变为运行状态。

接着,Benjamin 又为每种操作都定义了对应的动画:

.content .clockwise { animation: var(--animation-duration) linear 1ms paused rotate-clockwise;}@keyframes rotate-clockwise { from { rotate: y 0turn; } to { rotate: y calc(-1 * var(--max-rotation)); }}.content .counterclockwise { animation: var(--animation-duration) linear 1ms paused rotate-counterclockwise;}@keyframes rotate-counterclockwise { from { rotate: y 0turn; } to { rotate: y calc(var(--max-rotation)); }}

当你按住某个按钮时,动画从 paused 切换为 running,一旦松开按钮就会暂停。动画执行期间,会改变目标元素上的各种 3D 变换属性,实现空间旋转。

整个设计巧妙得令人惊叹,一旦你理解了它的核心技巧,会发现它的实现其实相当优雅而且可读性强


最后

随着 Simon Willison 将这一项目分享出来,也在 Hacker News 引发热烈讨论,网友们纷纷感叹这简直是「CSS 黑魔法」:

  • 我完全没想到 :has() 还能这么用,直接看傻了。

  • 这种项目虽然没啥生产用途,但绝对让我重新爱上写网页。

  • 这是对 CSS 的精彩‘滥用’,我太喜欢了。

没多久,项目作者 benjaminaster 也现身 Hacker News 评论区,惊呼:“你们的访问量实在太猛了,把我的网站挤爆了……我之前用的是 Firebase 的静态托管服务,因为它完全免费而且配置非常简单,但现在已经达到了每月 10 GB 的流量上限。我目前已经切换到 Cloudflare,不过 DNS 记录的更新还需要一点时间。”

在此期间,可使用 GitHub Pages 链接访问项目:https://benjaminaster.github.io/CSS-Minecraft/

Benjamin 还补充说,这个项目其实是他三年前的实验作品,最初只是想探索纯 CSS 的极限表现力,并测试当时刚被浏览器支持的 :has() 选择器。没想到多年之后,因为一次分享突然爆红网络。

为了获得最佳体验,他建议使用桌面端浏览器访问,推荐基于 Chromium 的浏览器或 Firefox。

  • 项目源码地址:https://github.com/BenjaminAster/CSS-Minecraft

其中 index.pugmain.scss 是主要源码,其余为编译后的输出内容。

  • 演示视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H8-Y9frP5k

整体来看,只用了 480 行 CSS 和 4 万多行 HTML,就拼出了一个能放方块、盖房子、旋转视角的 3D 世界。它或许不是最实用的作品,但它证明了:挖掘 HTML 和 CSS 的潜力,不一定非得依赖复杂的技术,有时候,只要足够巧思,也能实现出乎意料的精彩。

参考来源:

https://simonwillison.net/2025/May/26/css-minecraft/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100148


2025 全球产品经理大会

2025 年 8 月 15–16 日

北京·威斯汀酒店

2025 全球产品经理大会将汇聚互联网大厂、AI 创业公司、ToB/ToC 实战一线的产品人,围绕产品设计、用户体验、增长运营、智能落地等核心议题,展开 12 大专题分享,洞察趋势、拆解路径、对话未来。

相关推荐

Python入门学习记录之一:变量_python怎么用变量

写这个,主要是对自己学习python知识的一个总结,也是加深自己的印象。变量(英文:variable),也叫标识符。在python中,变量的命名规则有以下三点:>变量名只能包含字母、数字和下划线...

python变量命名规则——来自小白的总结

python是一个动态编译类编程语言,所以程序在运行前不需要如C语言的先行编译动作,因此也只有在程序运行过程中才能发现程序的问题。基于此,python的变量就有一定的命名规范。python作为当前热门...

Python入门学习教程:第 2 章 变量与数据类型

2.1什么是变量?在编程中,变量就像一个存放数据的容器,它可以存储各种信息,并且这些信息可以被读取和修改。想象一下,变量就如同我们生活中的盒子,你可以把东西放进去,也可以随时拿出来看看,甚至可以换成...

绘制学术论文中的“三线表”具体指导

在科研过程中,大家用到最多的可能就是“三线表”。“三线表”,一般主要由三条横线构成,当然在变量名栏里也可以拆分单元格,出现更多的线。更重要的是,“三线表”也是一种数据记录规范,以“三线表”形式记录的数...

Python基础语法知识--变量和数据类型

学习Python中的变量和数据类型至关重要,因为它们构成了Python编程的基石。以下是帮助您了解Python中的变量和数据类型的分步指南:1.变量:变量在Python中用于存储数据值。它们充...

一文搞懂 Python 中的所有标点符号

反引号`无任何作用。传说Python3中它被移除是因为和单引号字符'太相似。波浪号~(按位取反符号)~被称为取反或补码运算符。它放在我们想要取反的对象前面。如果放在一个整数n...

Python变量类型和运算符_python中变量的含义

别再被小名词坑哭了:Python新手常犯的那些隐蔽错误,我用同事的真实bug拆给你看我记得有一次和同事张姐一起追查一个看似随机崩溃的脚本,最后发现罪魁祸首竟然是她把变量命名成了list。说实话...

从零开始:深入剖析 Spring Boot3 中配置文件的加载顺序

在当今的互联网软件开发领域,SpringBoot无疑是最为热门和广泛应用的框架之一。它以其强大的功能、便捷的开发体验,极大地提升了开发效率,成为众多开发者构建Web应用程序的首选。而在Spr...

Python中下划线 ‘_’ 的用法,你知道几种

Python中下划线()是一个有特殊含义和用途的符号,它可以用来表示以下几种情况:1在解释器中,下划线(_)表示上一个表达式的值,可以用来进行快速计算或测试。例如:>>>2+...

解锁Shell编程:变量_shell $变量

引言:开启Shell编程大门Shell作为用户与Linux内核之间的桥梁,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命令行交互方式。它不仅能执行简单的文件操作、进程管理,还能通过编写脚本实现复杂的自动化任务。无论是...

一文学会Python的变量命名规则!_python的变量命名有哪些要求

目录1.变量的命名原则3.内置函数尽量不要做变量4.删除变量和垃圾回收机制5.结语1.变量的命名原则①由英文字母、_(下划线)、或中文开头②变量名称只能由英文字母、数字、下画线或中文字所组成。③英文字...

更可靠的Rust-语法篇-区分语句/表达式,略览if/loop/while/for

src/main.rs://函数定义fnadd(a:i32,b:i32)->i32{a+b//末尾表达式}fnmain(){leta:i3...

C++第五课:变量的命名规则_c++中变量的命名规则

变量的命名不是想怎么起就怎么起的,而是有一套固定的规则的。具体规则:1.名字要合法:变量名必须是由字母、数字或下划线组成。例如:a,a1,a_1。2.开头不能是数字。例如:可以a1,但不能起1a。3....

Rust编程-核心篇-不安全编程_rust安全性

Unsafe的必要性Rust的所有权系统和类型系统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安全保障,但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突破这些限制来:与C代码交互实现底层系统编程优化性能关键代码实现某些编译器无法验证的安全操作Rus...

探秘 Python 内存管理:背后的神奇机制

在编程的世界里,内存管理就如同幕后的精密操控者,确保程序的高效运行。Python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其内存管理机制既巧妙又复杂,为开发者们提供了便利的同时,也展现了强大的底层控制能力。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