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式网页中的高度设计,你认真的吗?
zhezhongyun 2024-12-13 17:11 82 浏览
本文已经过原作者 Ahmad Shadeed 授权翻译
大家看到这个标题可能会以为小智是不是又写错别字了 ,响应式高度设计?你认真的吗?因为“响应式Web设计”通常是在多个宽度和设备尺寸上检查浏览器。我们一般通过减小宽度调整水平方向的响应能力,但是我很少看到通过减小浏览器高度来进行垂直响应的考虑。此时,智米么内心可能有一丝的波动,并带有许些疑问:我们需要降低浏览器的高度吗?是的,我们一直探讨一下。
当我们在设计网站的时候,不依赖实际数据进行假设是不好的,水平和垂直测试的责任也是非常重要。
为什么要测试高度?
对于一个设计师来说,一个不合理的假设是毁掉一个网站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假设用户肯定是通过使用屏幕的全宽和全高浏览网站是不正确的。相反,我们需要考虑最坏的情况。
智米么,看明白了吗。现实情况是,并非所有用户都按照我们所期望一样使用浏览器。我发现降低浏览器高度时网站看起来很糟糕。
浏览器 DevTools
调整浏览器的大小(垂直方向)并不是改变视口高度的唯一方法。当我们打开浏览器DevTools,它也会占用浏览器的高度。
上图中的箭头区域代表当前视口的高度,对于较小的笔记本电脑屏幕,我们只会看到一小部分网页。
真正的问题是:当视口高度较小时,我们可以增强用户体验吗?是的,有可能,我们来一起看看。
CSS 中的垂直思考
作为设计师和开发人员,我们中的一些人只关注设计的宽度变化,而忽略了视口高度变化。例如,在开发中, UI 提供了特定组件在不同视口宽度上的变化。但是,不同的视口高度又如何呢?
在上图中,我们有一个基于视区高度进行调整的导航菜单。。如果视口大小很小(比如,iPhone 5),导航项将显示为一个两列网格。这种思维方式通常会被舍弃,或者直到有人说要做才会这么去优化。
CSS 中可以通过使用两种不同方式来实现上面的需求:
- Vertical media queries
- Viewport units
Vertical Media Queries
智米么肯定知识在CSS中使用宽度媒体查询。
@media (min-width: 700px) {
.element {
/* do something.. */
}
}
较少使用的是垂直媒体查询,它检查视口高度。
@media (min-height: 500px) {
.element {
/* do something.. */
}
}
/* or */
@media (orientation: landscape) {
.element {
/* do something.. */
}
}
视口单位
使用视口单位可以帮助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例如,根据视口高度控制元素之间的垂直间距。
.hero__title {
margin-bottom: calc(10px + 5vh);
}
如上所示,大比较大的屏幕(例如iMac 27英寸),下边距就会变的很大。我们有两种方式来解决边距过大的问题。
- Media queries
- CSS comparison 函数
第一种方式(媒体查询)受到更多支持。如果屏幕很大,我们需要为下边距设置最大值。
@media (min-width: 2200px) {
.hero__title {
margin-bottom: 40px;
}
}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CSS clamp()比较函数,clamp() 函数的作用是返回一个区间范围的值。
.hero__title {
margin-bottom: clamp(10px, 5vh, 40px);
}
用例一:重叠内容
在此示例中,有一个section 区域,其中有标题和插图的部分, section 高度等于视口高度的100%。
一切看起来都很好,直到视口高度变小。section 的高度将不足以容纳插图和文本内容。因此,它将与页面上的其他部分重叠。
注意插图与下面的部分如何重叠。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有足够的垂直空间。看一下HTML和CSS。
<div class="hero">
<div class="hero__wrapper">
<div class="hero__content"><!-- content --></div>
<img class="hero__thumb" src="figure.png" alt="" />
</div>
</div>
css
.hero {
height: 100vh;
}
.hero__thumb {
flex: 0 0 550px;
width: 550px;
}
下面是解决此类问题几种解决方案:
- 为插图设置固定大小(宽度和高度),而不是仅设置宽度,缺乏高度将会继续存在这个问题。
- 仅当视口高度大于700px时才为height: 100vh(媒体查询值可能会根据上下文而有所不同)。
我们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获得更强大的解决方案。
.hero__thumb {
width: 400px;
height: 300px;
object-fit: contain; /* To avoid compressing the image */
}
@media (min-height: 700px) {
.hero {
height: 100vh;
}
好的,现在我们同意使用垂直媒体查询更好。然而,使用100vh是有风险的,因为即使我们限制了插图的大小,也可能无法对文本内容执行相同的操作。如果文本内容变长,同样的问题会再次发生,参见下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使用min-height而不是height。这样,如果内容变长,高度将扩大并且不会重叠。
@media (min-height: 700px) {
.hero {
min-height: 100vh;
}
}
固定头部
在滚动时固定标题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我们要确保只有在垂直空间足够好的情况下才固定标题,这样体验才会好。
这是一个关于风景类的网站,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当高度过小的时候,这个固定高度整体就会占用很大的空间。这个对用户真的重要吗?大多数情况是不重要的,因为一般用户不会缩小成这样去看一个网站。当前,如果我们要优化也是可以就是,思路就是通过垂直媒体查询,判断高度小于某个高度的时候就将固定定位改成静态定位。
@media (min-height: 700px) {
.site-header {
/* position: fixed or position: sticky */
}
}
隐藏不太重要的元素
我在Twitter.com的导航栏上注意到了这个模式。其思想是将垂直媒体查询和Priority+模式结合起来。
调整视口高度的大小时,次重要的元素(书签和列表)将被删除并附加到“更多”菜单中,这是垂直媒体查询的一个很好的用例。
.nav__item--secondary {
display: none;
}
@media (min-height: 700px) {
.nav__item--secondary {
display: block;
}
}
减少间距-导航
如果我们网站有侧边栏或侧边栏,当视口高度很小时,我们可以减少一些导航项之间的垂直间距,这也会增强整体设计。
.nav__item {
padding-top: 4px;
padding-bottom: 4px;
}
@media (min-height: 700px) {
.nav__item {
padding-top: 10px;
padding-bottom: 10px;
}
}
模态框
我们知道,模态框至少应该水平居中。但是,有时我们还需要垂直居中,我们一般会使用下面的方案:
.modal__body {
position: absolute;
left: 50%;
top: 50%;
transform: translate(-50%, -50%);
width: 500px;
}
但是,当内容变长时就会有问题,模态框会垂直填满屏幕,用户将无法滚动它。
引发这种情况下,有几点原因:
- 模态框没有高度
- 模态垂直居中(这会问题更快的出现)
下面是修复后的 css:
.modal__body {
position: absolute;
left: 50%;
top: 3rem;
transform: translateX(-50%);
width: 500px;
min-height: 200px;
max-height: 500px;
overflow-y: auto;
}
@media (min-height: 700px) {
.modal__body {
top: 50%;
transform: translate(-50%, -50%);
}
}
注意,我使用了min-height和max-height。min-height是即使内容很短也要保持模态看起来好,max-height是使用特定值限制其高度,而不是添加固定的高度。
总结
在设计一种体验时,最好从宽度和高度的角度来考虑。垂直地调整浏览器的大小可能有点奇怪,但它也有它的优势。在本文中,我们讨论了垂直测试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如何进行垂直测试,最后,提出了一些示例和用例,希望对智米们有用。
作者:Ahmad Shadeed 译者:前端小智 来源:ishadeed
原文:https://hadeed.com/article/responsive-design/
相关推荐
- Python入门学习记录之一:变量_python怎么用变量
-
写这个,主要是对自己学习python知识的一个总结,也是加深自己的印象。变量(英文:variable),也叫标识符。在python中,变量的命名规则有以下三点:>变量名只能包含字母、数字和下划线...
- python变量命名规则——来自小白的总结
-
python是一个动态编译类编程语言,所以程序在运行前不需要如C语言的先行编译动作,因此也只有在程序运行过程中才能发现程序的问题。基于此,python的变量就有一定的命名规范。python作为当前热门...
- Python入门学习教程:第 2 章 变量与数据类型
-
2.1什么是变量?在编程中,变量就像一个存放数据的容器,它可以存储各种信息,并且这些信息可以被读取和修改。想象一下,变量就如同我们生活中的盒子,你可以把东西放进去,也可以随时拿出来看看,甚至可以换成...
- 绘制学术论文中的“三线表”具体指导
-
在科研过程中,大家用到最多的可能就是“三线表”。“三线表”,一般主要由三条横线构成,当然在变量名栏里也可以拆分单元格,出现更多的线。更重要的是,“三线表”也是一种数据记录规范,以“三线表”形式记录的数...
- Python基础语法知识--变量和数据类型
-
学习Python中的变量和数据类型至关重要,因为它们构成了Python编程的基石。以下是帮助您了解Python中的变量和数据类型的分步指南:1.变量:变量在Python中用于存储数据值。它们充...
- 一文搞懂 Python 中的所有标点符号
-
反引号`无任何作用。传说Python3中它被移除是因为和单引号字符'太相似。波浪号~(按位取反符号)~被称为取反或补码运算符。它放在我们想要取反的对象前面。如果放在一个整数n...
- Python变量类型和运算符_python中变量的含义
-
别再被小名词坑哭了:Python新手常犯的那些隐蔽错误,我用同事的真实bug拆给你看我记得有一次和同事张姐一起追查一个看似随机崩溃的脚本,最后发现罪魁祸首竟然是她把变量命名成了list。说实话...
- 从零开始:深入剖析 Spring Boot3 中配置文件的加载顺序
-
在当今的互联网软件开发领域,SpringBoot无疑是最为热门和广泛应用的框架之一。它以其强大的功能、便捷的开发体验,极大地提升了开发效率,成为众多开发者构建Web应用程序的首选。而在Spr...
- Python中下划线 ‘_’ 的用法,你知道几种
-
Python中下划线()是一个有特殊含义和用途的符号,它可以用来表示以下几种情况:1在解释器中,下划线(_)表示上一个表达式的值,可以用来进行快速计算或测试。例如:>>>2+...
- 解锁Shell编程:变量_shell $变量
-
引言:开启Shell编程大门Shell作为用户与Linux内核之间的桥梁,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命令行交互方式。它不仅能执行简单的文件操作、进程管理,还能通过编写脚本实现复杂的自动化任务。无论是...
- 一文学会Python的变量命名规则!_python的变量命名有哪些要求
-
目录1.变量的命名原则3.内置函数尽量不要做变量4.删除变量和垃圾回收机制5.结语1.变量的命名原则①由英文字母、_(下划线)、或中文开头②变量名称只能由英文字母、数字、下画线或中文字所组成。③英文字...
- 更可靠的Rust-语法篇-区分语句/表达式,略览if/loop/while/for
-
src/main.rs://函数定义fnadd(a:i32,b:i32)->i32{a+b//末尾表达式}fnmain(){leta:i3...
- C++第五课:变量的命名规则_c++中变量的命名规则
-
变量的命名不是想怎么起就怎么起的,而是有一套固定的规则的。具体规则:1.名字要合法:变量名必须是由字母、数字或下划线组成。例如:a,a1,a_1。2.开头不能是数字。例如:可以a1,但不能起1a。3....
- Rust编程-核心篇-不安全编程_rust安全性
-
Unsafe的必要性Rust的所有权系统和类型系统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安全保障,但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突破这些限制来:与C代码交互实现底层系统编程优化性能关键代码实现某些编译器无法验证的安全操作Rus...
- 探秘 Python 内存管理:背后的神奇机制
-
在编程的世界里,内存管理就如同幕后的精密操控者,确保程序的高效运行。Python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其内存管理机制既巧妙又复杂,为开发者们提供了便利的同时,也展现了强大的底层控制能力。一、P...
- 一周热门
-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
-
- HTML 教程 (33)
- HTML 简介 (35)
- HTML 实例/测验 (32)
- HTML 测验 (32)
- JavaScript 和 HTML DOM 参考手册 (32)
- HTML 拓展阅读 (30)
- HTML文本框样式 (31)
- HTML滚动条样式 (34)
- HTML5 浏览器支持 (33)
- HTML5 新元素 (33)
- HTML5 WebSocket (30)
- HTML5 代码规范 (32)
- HTML5 标签 (717)
- HTML5 标签 (已废弃) (75)
- HTML5电子书 (32)
- HTML5开发工具 (34)
- HTML5小游戏源码 (34)
- HTML5模板下载 (30)
- HTTP 状态消息 (33)
- HTTP 方法:GET 对比 POST (33)
- 键盘快捷键 (35)
- 标签 (226)
- opacity 属性 (32)
- transition 属性 (33)
- 1-1. 变量声明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