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上手:SpringBoot自定义请求参数校验
zhezhongyun 2025-09-04 22:09 25 浏览
作者:UncleChen
来源:
http://unclechen.github.io/
最近在工作中遇到写一些API,这些API的请求参数非常多,嵌套也非常复杂,如果参数的校验代码全部都手动去实现,写起来真的非常痛苦。正好Spring轮子里面有一个Validation,这里记录一下怎么使用,以及怎么自定义它的返回结果。
一、Bean Validation基本概念
Bean Validation是Java中的一项标准,它通过一些注解表达了对实体的限制规则。通过提出了一些API和扩展性的规范,这个规范是没有提供具体实现的,希望能够Constrain once, validate everywhere。现在它已经发展到了2.0,兼容Java8。
hibernate validation实现了Bean Validation标准,里面还增加了一些注解,在程序中引入它我们就可以直接使用。
Spring MVC也支持Bean Validation,它对hibernate validation进行了二次封装,添加了自动校验,并将校验信息封装进了特定的BindingResult类中,在SpringBoot中我们可以添加implementation('
org.springframework.boot:spring-boot-starter-validation')引入这个库,实现对bean的校验功能。
二、基本用法
在name属性上,添加@NotBlank和@Size(max=10)的注解,表示User对象的name属性不能为字符串且长度不能超过10个字符。
然后我们暂时不添加任何多余的代码,直接写一个UserController对外提供一个RESTful的GET接口,注意接口的参数用到了@Validated注解。
启动SpringBoot程序,发一个测试请求看一下:
http://127.0.0.1:8080/validation/get?name=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password=1
返回的结果是,注意此时的HTTP STATUS CODE = 400:
此时已经可以实现参数的校验了,但是返回的结果不太友好,下面看一下怎么定制返回的消息。在定制返回结果前,先看下一下内置的校验注解有哪些,在这里我不一个个去贴了,写代码的时候根据需要进入到源码里面去看即可。
早期Spring版本中,都是在Controller的方法中添加Errors/BindingResult参数,由Spring注入Errors/BindingResult对象,再在Controller中手写校验逻辑实现校验。新版本提供注解的方式(Controller上面bean加一个@Validated注解),将校验逻辑和Controller分离。
三、自定义校验
3.1 自定义注解
显然除了自带的NotNull、NotBlank、Size等注解,实际业务上还会需要特定的校验规则。
假设我们有一个参数address,必须以Beijing开头,那我们可以定义一个注解和一个自定义的Validator。
然后在User.java中增加一个address属性,并给它加上上面这个自定义的注解,这里我们定义了一个可以传入start参数的注解,表示应该以什么开头。
@StartWithValidation(message = "Param 'address' must be start with 'Beijing'.", start = "Beijing") private String address;
除了定义可以作用于属性的注解外,其实还可以定义作用于class的注解(@Target({TYPE})),用于校验class的实例。
3.2 自定义Validator
第一步,实现一个Validator。(这种方法不需要我们的bean里面有任何注解之类的东西)
第二步,修改Controller代码,注入上面的UserValidator实例,并给Controller的方法参数加上@Validated注解,即可完成和前面自定义注解一样的校验功能。
这个方法和自定义注解的区别在于不需要在Bean里面添加注解,并且可以更加灵活的把一个Bean里面所有的Field的校验代码都搬到一起,而不是每一个属性都去加注解,如果校验的属性非常多,且默认注解的能力又不够的话,这种方式也是不错的,可以避免大量的自定义注解。
3.3 以编程的方式校验(手动)
这种方式可以算是原始的Hibernate-Validation的方式。直接看代码,这里有一个比较不同的是,可以使用Hibernate-Validation的Fail fast mode。因为前面的方式,都将所有的参数都验证完了,再把错误返回。有时我们希望遇到一个参数错误,就立即返回。
设置fast-fail为true可以达到这个目的。不过貌似不能再用@Validated注解方法参数了,而是要用ValidatorFactory创建Validator。
在实际开发中,不必每次都编写代码创建Validator,可以采用@Configuration的方式创建,然后再@Autowired注入到每个需要使用Validator的Controller当中。
3.4 定义分组校验
有的时候,我们会有两个不同的接口,但是会使用到同一个Bean来作为VO(意思是两个接口的URI不同,但参数中都用到了同一个Bean)。而在不同的接口上,对Bean的校验需求可能不一样,比如接口2需要校验studentId,而接口1不需要。那么此时就可以用到校验注解的分组groups。
到这里,也可以带一嘴Valid和Validated注解的区别,其代码注释写着后者是对前者的一个扩展,支持了group分组的功能。
3.5 定制返回码和消息
第二节中定义了一个ServiceResponse,其实作为一个开放的API,不论用户传入任何参数,返回的结果都应该是预先定义好的格式,并且可以写明在接口文档中,即使发生了校验失败,应该返回一个包含错误码code(发生错误时一般大于0)和message字段。
{
"code": 51000,
"message": "Param 'name' must be less than 10 characters."
}
的结果,而HTTP STATUS CODE一直都是200。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们加一个全局异常处理方法。
在上面的方法中,我们处理了BindException(非请求body参数,例如@RequestParam接收的)和
MethodArgumentNotValidException(请求body里面的参数,例如@RequestBody接收的),这两类Exception里面都有一个BindingResult对象,它里面有一个包装成FieldError的List,保存着Bean对象出现错误的Field等信息。
取出它里面defaultMessage,放到统一的ServiceResponse返回即可实现返回码和消息的定制。由于消息内容是有注解默认的DefaultMessage决定的,为了按照自定义的描述返回,在Bean对象的注解上需要手动赋值为希望返回的消息内容。
@NotBlank(message = "Param 'name' can't be blank.") @Size(max=10,message = "Param 'name' must be less than 10 characters.") private String name;
这样当name参数长度超过10时,就会返回
{
"code": 51000,
"message": "Param 'name' must be less than 10 characters."
}
这里的FieldError fieldError = ex.getFieldError();只会随机返回一个出错的属性,如果Bean对象的多个属性都出错了,可以调用ex.getFieldErrors()来获得,这里也可以看到Spring Validation在参数校验时不会在第一次碰到参数错误时就返回,而是会校验完成所有的参数。
如果不想手动编程去校验,那么这里可以只读取一个随机的FieldError,返回它的错误消息即可。
3.6 更加细致的返回码和消息
其实还有一种比较典型的自定义返回,就是错误码(code)和消息(message)是一一对应的,比如:
- 51001:字符串长度过长
- 51002:参数取值过大
…
这种情况比较特殊,一般当参数错误的时候,会返回一个整体的参数错误的错误码,然后携带参数的错误信息。但有时,业务上就要不同的参数错误,既要错误码不同,错误信息也要不同。我想了下,有两种思路。
- 第一种:通过message同时包含错误码和错误信息,在全局异常捕获方法中,再把它们拆开。
- 第二种:手动校验,抛出自定义的Exception(里面带有code、message)。手动校验这里,如果每一个Controller都去写一遍,确实比较费劲,可以结合AOP来实现,或者抽出一个基类BaseController的方式。
四、小结
其实在实际的工作中,肯定还有更复杂的校验逻辑,但是不一定非要都用框架去实现,框架里面的实现(比如注解)应该是一个比较简单通用的校验,能够达到复用,减少重复的劳动。而更加复杂的逻辑校验,一定是存在具体业务当中的,最好是在业务代码里面实现。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Spring Validation的isValid方法,如果返回false,那么Controller不再会被调用,而是直接返回。如果你在Controller上面加了AOP进行接口调用统计的话,可能会漏掉。这个时候,我们不应该让Controller不调用,建议这种情况在AOP里面对Controller的参数切面进行校验后,抛出统一的业务异常。
五、参考资料:
http://benweizhu.github.io/blog/2014/07/19/spring-validation-by-example/
https://docs.spring.io/spring/docs/current/spring-framework-reference/core.html#validation
https://reflectoring.io/bean-validation-with-spring-boot/
相关推荐
- Python入门学习记录之一:变量_python怎么用变量
-
写这个,主要是对自己学习python知识的一个总结,也是加深自己的印象。变量(英文:variable),也叫标识符。在python中,变量的命名规则有以下三点:>变量名只能包含字母、数字和下划线...
- python变量命名规则——来自小白的总结
-
python是一个动态编译类编程语言,所以程序在运行前不需要如C语言的先行编译动作,因此也只有在程序运行过程中才能发现程序的问题。基于此,python的变量就有一定的命名规范。python作为当前热门...
- Python入门学习教程:第 2 章 变量与数据类型
-
2.1什么是变量?在编程中,变量就像一个存放数据的容器,它可以存储各种信息,并且这些信息可以被读取和修改。想象一下,变量就如同我们生活中的盒子,你可以把东西放进去,也可以随时拿出来看看,甚至可以换成...
- 绘制学术论文中的“三线表”具体指导
-
在科研过程中,大家用到最多的可能就是“三线表”。“三线表”,一般主要由三条横线构成,当然在变量名栏里也可以拆分单元格,出现更多的线。更重要的是,“三线表”也是一种数据记录规范,以“三线表”形式记录的数...
- Python基础语法知识--变量和数据类型
-
学习Python中的变量和数据类型至关重要,因为它们构成了Python编程的基石。以下是帮助您了解Python中的变量和数据类型的分步指南:1.变量:变量在Python中用于存储数据值。它们充...
- 一文搞懂 Python 中的所有标点符号
-
反引号`无任何作用。传说Python3中它被移除是因为和单引号字符'太相似。波浪号~(按位取反符号)~被称为取反或补码运算符。它放在我们想要取反的对象前面。如果放在一个整数n...
- Python变量类型和运算符_python中变量的含义
-
别再被小名词坑哭了:Python新手常犯的那些隐蔽错误,我用同事的真实bug拆给你看我记得有一次和同事张姐一起追查一个看似随机崩溃的脚本,最后发现罪魁祸首竟然是她把变量命名成了list。说实话...
- 从零开始:深入剖析 Spring Boot3 中配置文件的加载顺序
-
在当今的互联网软件开发领域,SpringBoot无疑是最为热门和广泛应用的框架之一。它以其强大的功能、便捷的开发体验,极大地提升了开发效率,成为众多开发者构建Web应用程序的首选。而在Spr...
- Python中下划线 ‘_’ 的用法,你知道几种
-
Python中下划线()是一个有特殊含义和用途的符号,它可以用来表示以下几种情况:1在解释器中,下划线(_)表示上一个表达式的值,可以用来进行快速计算或测试。例如:>>>2+...
- 解锁Shell编程:变量_shell $变量
-
引言:开启Shell编程大门Shell作为用户与Linux内核之间的桥梁,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命令行交互方式。它不仅能执行简单的文件操作、进程管理,还能通过编写脚本实现复杂的自动化任务。无论是...
- 一文学会Python的变量命名规则!_python的变量命名有哪些要求
-
目录1.变量的命名原则3.内置函数尽量不要做变量4.删除变量和垃圾回收机制5.结语1.变量的命名原则①由英文字母、_(下划线)、或中文开头②变量名称只能由英文字母、数字、下画线或中文字所组成。③英文字...
- 更可靠的Rust-语法篇-区分语句/表达式,略览if/loop/while/for
-
src/main.rs://函数定义fnadd(a:i32,b:i32)->i32{a+b//末尾表达式}fnmain(){leta:i3...
- C++第五课:变量的命名规则_c++中变量的命名规则
-
变量的命名不是想怎么起就怎么起的,而是有一套固定的规则的。具体规则:1.名字要合法:变量名必须是由字母、数字或下划线组成。例如:a,a1,a_1。2.开头不能是数字。例如:可以a1,但不能起1a。3....
- Rust编程-核心篇-不安全编程_rust安全性
-
Unsafe的必要性Rust的所有权系统和类型系统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安全保障,但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突破这些限制来:与C代码交互实现底层系统编程优化性能关键代码实现某些编译器无法验证的安全操作Rus...
- 探秘 Python 内存管理:背后的神奇机制
-
在编程的世界里,内存管理就如同幕后的精密操控者,确保程序的高效运行。Python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其内存管理机制既巧妙又复杂,为开发者们提供了便利的同时,也展现了强大的底层控制能力。一、P...
- 一周热门
-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
-
- HTML 教程 (33)
- HTML 简介 (35)
- HTML 实例/测验 (32)
- HTML 测验 (32)
- JavaScript 和 HTML DOM 参考手册 (32)
- HTML 拓展阅读 (30)
- HTML文本框样式 (31)
- HTML滚动条样式 (34)
- HTML5 浏览器支持 (33)
- HTML5 新元素 (33)
- HTML5 WebSocket (30)
- HTML5 代码规范 (32)
- HTML5 标签 (717)
- HTML5 标签 (已废弃) (75)
- HTML5电子书 (32)
- HTML5开发工具 (34)
- HTML5小游戏源码 (34)
- HTML5模板下载 (30)
- HTTP 状态消息 (33)
- HTTP 方法:GET 对比 POST (33)
- 键盘快捷键 (35)
- 标签 (226)
- opacity 属性 (32)
- transition 属性 (33)
- 1-1. 变量声明 (31)
